科学研究

我院硕士研究生杨少旭在Catena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来源: 日期:2024-05-21 21:43 【字体:

近日,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杨少旭在“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碳来源与固碳机理”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以“Source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mechanism of soil inorganic carbon in coastal wetland of Jiaozhou Bay, China”为题的论文被国际期刊Catena(SCI一区TOP,IF=6.2)接收。青岛大学为第一单位,杨少旭硕士为第一作者,团队郗敏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116,42177225)及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城市污水高效处理与回用技术,DC2000000961和2022KJ147)的资助。

滨海湿地作为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区域,其土壤无机碳的储量、来源及固定对大气CO2封存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胶州湾光滩、养殖池塘、碱蓬和芦苇4种代表性湿地类型,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测定土壤无机碳(SIC)、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CO2的δ13C值,探究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碳的来源与固碳机理。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土壤SI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各湿地类型土壤SIC、溶解无机碳(DIC)、次生碳酸盐(PIC)含量范围分别为3.17 ~ 12.27 g∙kg-1、0.05 ~ 0.09 g∙kg-1、0.19 ~ 5.22 g∙kg-1;(2)在SIC组成及来源方面:PIC在SIC中占比高达59.7%~86.5%(养殖池塘除外),其形成过程中固定的CO2主要来自生物源,大气CO2起辅助作用,且滨海湿地植被恢复可促进生物源CO2的产生和PIC的形成;(3)在CO2封存的影响因素方面:高土壤pH和SOC有利于PIC形成过程中CO2的固定,而Ca2+和土壤含水量对大气源CO2的无机封存具有正效应,但对生物源CO2产生负效应;(4)滨海湿地PIC与SOC含量相当甚至高于SOC,且SOC向PIC的转化过程促进了短期地质碳循环向长期地质碳循环的转化。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碳来源和CO2的封存机制,为深入理解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准确评估滨海湿地“蓝碳”生境的碳收支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