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东江教授邀请,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祥科教授在腾讯会议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氮化碳材料在光催化中的研究”的高端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杨东江主持,60余名师生在线参加。
核电的快速发展无疑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但铀矿开采、核燃料冶炼、加工等环节所产生的放射性核素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放射性污染由于环境体系更为复杂,获得准确的物理化学参数更困难,污染更加隐蔽、毒性更高等特点,与重金属离子研究相比,其分析与治理研究要困难得多。报告中,王教授讲授了他们课题组利用等离子体等技术对纳米材料进行制备及修饰,对放射性核素在环境界面上的行为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可逆-不可逆研究,构建了解吸动力学模型;利用先进的同步辐射研究技术,来观察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和微观机构,首次研究并发现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介质上的化学形态和结构随时间增加而更加稳定的变化关系和规律。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评价放射性核素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威胁,对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系列报告内容丰富详实,让师生对放射性核元素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纳米材料功能化修饰及对环境目标污染物治理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大家普遍感到受益匪浅。
据了解,王祥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市卓青计划获得者,分别于1995年和2000年在兰州大学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3年10月分别在法国南特SUBATECH国家实验室和德国卡尔思路国家研究中心做博士后和洪堡研究员。担任J. Hazard. Mater., J. Mol. Liquid, Science China Chem., Radiochim. Acta,Biochar, 中国科学化学、化学学报、环境科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科学与技术等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废水、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和放射性核素污染治理、纳米材料制备及其表面功能化修饰以及在废水处理和土壤污染治理、等离子体技术应用、环境污染检测和分析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Sci., Adv. Func. Mater., Chem. Sci., ACS Nano, Geochim. Cosmochim. Acta, Environ. Sci. Technol., Environ. Sci. Nano, Water Res., Appl. Catal. B, 中国科学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邀请综述20多篇,为两部英文专著分别撰写其中的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