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科首席教授彭永臻在我校浮山校区行政楼407会议室作题为“厌氧/好氧/缺氧(AOA)新技术研发与实践:城市污水处理深度与极限脱氮”高端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佘希林主持,校内外众多学者专家以及百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场倾听交流学习。
佘希林对彭永臻院士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彭永臻院士对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
彭永臻院士首先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团队与研发平台的基本情况、人才培养及近年跨越式发展情况,同时高度肯定了课题组中来自于青岛大学学生的优异表现。接下来,针对“厌氧/好氧/缺氧(AOA)新技术研发与实践:城市污水处理深度与极限脱氮”,他分别从AOA技术原理、研究进展、技术优势、中试与工程应用案例展开介绍。他谈到,AOA工艺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相比于传统的脱氮技术具有充分利用碳源、节能降耗、基建成本低等优势;该工艺能够解决城市污水处理中低碳氮比深度脱氮除磷难和剩余污泥产量大处置难的两大难题。此外,他还介绍了团队已建成的9座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与AOA前沿技术中试与工程应用案例。
报告结束后,与会老师和学生积极提问,彭老师为同学们耐心解答了有关污水处理新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现场氛围热烈活跃。
彭永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111计划”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创新引智基地主任。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人民教师”等称号,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共4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以唯一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10余篇,其中IF>10.0的280余篇,目前正列入ESI高被引论文15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366项,并转让110余项;出版专著9本。培养工学博士102人,其中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