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碳中和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心

来源: 日期:2023-02-26 16:10 【字体:

1、平台简介

青岛市碳中和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心是依托我校建设的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青岛市科技局正式批准建设。

中心积极响应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汇聚了青岛大学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优势特色方向和科技创新团队,包含生物质低碳材料、滨海湿地固碳增汇、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创新团队。中心协同强化生态、地质、材料、水处理领域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攻关,突破瓶颈制约,深化碳中和技术的研发应用,致力于攻克转化一批碳中和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

2、建设目标与定位

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化基础研究和促进产业化为主线,以“减污降碳”为抓手推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突出原始创新,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青岛在碳中和生态环境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的一体化进程,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积极发展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关系,以碳中和生态环境技术为牵引,共同开展碳中和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基于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共同建设碳中和创新联合体,推动相关生态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共同打造碳中和技术发展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产出基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3、主要建设方向

创新驱动: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以创新驱动增长,做好关键低碳技术的研发工作,实现低碳乃至零碳的跨越式发展,引领生态环境技术固碳理论体系、技术创造与产品推广。

国际合作:围绕碳中和这一目标积极与国际科研组织共同开展研究创新工作,并不断深化合作程度、提高合作层次、扩大合作领域,积极推动碳中和生态环境技术在未来的发展。

互学互鉴:在尊重生态环境技术的多样化和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产教融合: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育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中心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中心与产业浑然一体的发展模式。

4、代表性项目和成果

中心在低碳材料、湿地固碳增汇、污水治理减污降碳、地质碳封存等方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通过关键技术集成耦合与综合优化推动碳中和生态环境技术的快速发展。

代表性项目和成果:

序号

来源

名称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胶州湾滨海湿地盐碱土无机碳固存关键过程及机理研究(4217116)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滨海湿地修复与城市污泥生物炭利用耦合系统的碳流关键过程与“碳汇”潜力研究(42177225)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生物炭的生物有机质堆肥及其土地利用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41703084)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胶州湾盐沼生态系统卤代甲烷的释放与影响机制(41406089)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醇胺溶剂的精准调控及其强化微藻固定燃煤烟气CO2性能研究(5200611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胶州湾滨海湿地土壤DOC变化及其对CO2排放的影响机理(41101080)

7

教育部

典型河口湿地N2O排放规律及氮盐交互作用对其排放影响研究(2011094)

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湿地碳源汇转换及其生态效应研究(NP–019-001)

9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胶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无机二氧化碳通量分离和特征研究(ZR2014DQ028)

1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典型滨海盐沼挥发性卤代烃的排放规律研究(ZR2020MD073)

1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根系分泌特征对人工湿地甲烷排放影响的关键过程及机理研究(ZR2020MD006)

12

山东省教育厅

胶州湾滨海湿地不同水盐梯度下二氧化碳通量源汇格局研究(J12LC04)

13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江苏盐城湿地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处理与营养盐移除关键技术研发(HD-JJHT-2020-085)

14

专利

一种连续在线测定土壤CO2通量的系统及方法ZL2016109370041

15

专利

一种具有温室减排作用的人工湿地系统2020110469618

16

专利

一种降低堆肥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2021108108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