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院士来我校作学...
8月29日上午,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科首席教授彭永臻在我校浮山校区行政楼407会议室作了题为“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与发展”的高端学术报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德爽教授主持,近150名师生到场倾听报告。 彭永臻院士主要从“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与团队简介”“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技术”两方面展开。首先,他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31日

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为我院师生作...
8月24日上午,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在腾讯会议平台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自然环境与地球科学”的线上高端学术报告。环境科学系主任张建伟副教授主持,近20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地球养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探索地球。从衣食住行到建国方略,人类生活面临着资源、能源、气候、环境、灾害等一系列问题,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自然环境变化的洗礼。会上,刘嘉麒院士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地球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25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华北电力大...
8月18日,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东江教授邀请,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祥科教授在腾讯会议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氮化碳材料在光催化中的研究”的高端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杨东江主持,60余名师生在线参加。 核电的快速发展无疑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但铀矿开采、核燃料冶炼、加工等环节所产生的放射性核素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放射性污染由于环境体系更为复杂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18日

我院张建伟老师喜获2019年度海洋科...
8月13日,在青岛召开的第22届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世界海洋科技论坛暨2020海洋学术(国际)会议上,我院张建伟副教授等申报的“人类活动影响下胶州湾海岸带地质环境演变规律”喜获2019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我校为第一获奖单位。 海洋科学技术奖是在原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的基础上,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联合共同设立的奖项,经国家奖励办评估并批准具有直接推荐国家科学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17日

环境生态系教工党支部举办“感受榜...
8月13日下午,环境生态系教工党支部利用钉钉网络平台举办“感受榜样力量,学习‘抗疫精神’”党员活动日。党支部书记王森主持,全体党员参加。 首先,王森组织观看了灯塔大课堂第十二课:《“抗疫榜样”》。通过观看学习,各位教师党员深入了解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树立起向典型学习,向榜样致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的先进意识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17日

我院与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签约共...
8月13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高端智库服务山东重大需求项目签约仪式暨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2020年会在青岛隆重举行。会上,我校肖江南副校长代表青岛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成功签约共建“青岛大学玄武岩纤维生态研究院”项目。研究院由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筹建,李悦院长及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签约仪式。 玄武岩纤维(简称“玄纤维”)是采用天然玄武岩矿石生产的一种绿色无机高新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17日

环境工程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召开线上...
8月6日下午,环境工程教工党支部通过腾讯会议召开集中学习会,支部书记李津主持,全体党员参加。 会上,李津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支部下一步学习教育活动做了部署,明确了学习任务、方法步骤、具体举措,要求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对党忠诚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不忘初心、牢记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07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2020年继续...
                           考博榜  研究生51人,总体深造率7.8%,其中2名学子成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2名学子成功考取中国海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全院125名本科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人数54人,考研录取率为43.2%,其中考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国外著名大学的学生占到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06日

京博N1N商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
7月29日下午,在双方前期合作交流基础上,京博N1N商校—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座谈会顺利启动。会议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佘希林主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黄林军、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助理张立学以及青岛大学教务处实验实践教学办主任武旻华、青岛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马兆立、京博N1N商校教研管理部副部长孙元上等领导出席。 李悦首先对京博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05日

以梦为马,未来可期
  “越努力越幸运。”这是成功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的许光明同学最常说的一句话。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课题组2017级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许光明以第一作者完成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并做汇报。踏实的科研积累让他攻读博士的愿望顺利实现。 在许光明看来,精彩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他收获的不仅是成绩和宝贵的科研经验,更多的是完成了自己人生阶段性目标,同时收获了向着目标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05日

我们的榜样|李毛毛:眼里有光,心中...
李毛毛,中共党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课题组2017级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完成高水平学术论文两篇,同时合作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滨海小流域湿地DOC流关键过程”研究;参加第四届“中国湿地论坛”获“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奖;参与“山东云蒙湖国家湿地公园调整规划”“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湿地规划”等多个横向项目;参加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05日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多措并举助力学子考研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牢固树立以本为本的理念,一直重视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着力加强“一二三四五”融合育人体系建设,不断续写人才培养新篇章。2020年,全院125名本科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人数54人,考研录取率为43.2%,其中考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国外著名大学的学生占到了79.24%。 为进一步做好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16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我校毕业生张力...
7月1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我校1999届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张力小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在腾讯会议平台作了题为“食物、城市和环境”的线上高端学术报告。学院副院长孔范龙主持,学院近20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张力小教授从古今中外的实例切入,向在场老师和同学讲解了食物、城市和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主要内容有四部分:一是工业革命前食物对城市的塑造方面,系统讲解了食物对城市形成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16日

华中师范大学张礼知教授为学院师生...
7月9日,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东江教授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环境与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张礼知教授,在腾讯会议在线平台作了题为《基于铁循环的环境修复策略及材料》的学术报告。报告分为“芬顿反应机理”“控制芬顿反应中的铁循环”和“芬顿反应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10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抗疫精神宣讲会
6月22日下午,按照校党委《关于开展抗疫精神宣讲活动的通知》要求,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浮山校区诚思楼406会议室举办“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为主题的抗疫精神宣讲会,全院研究生和本科生近500人分别采取钉钉视频或会议现场的形式参加,院党委副书记张作祥主持大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韩其明老师也应邀参加宣讲。 首先,学生党员代表吴至宸和张凤灵两名同学分别以《疫情大考,淬炼中国
发表时间:2020年06月29日

共有 1,37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2 页   当前第 22 页